說明:與25-35歲的青年讀者,談談余秋雨文化之旅及創作,及其的閱讀品味
題目:旅行‧閱讀-遇見100%的人生品味
說明:與25-35歲的青年讀者,談談余秋雨文化之旅及創作,及其的閱讀品味
,也談談他對青年閱讀精神的想法。
昨天去聽了余秋雨先生的演講
很早之前...只聽過余秋雨的著作很有明...像是"文化苦旅"這本書
但也一直沒有太別注意他....自從許婷婷借我他的"千年一嘆"這本書
裡面講述了許多西亞兩河流域印度及埃及伊拉克等古文明
特殊的是他的創作方式....每天搭乘顛簸的吉普車...可能一天要坐上五六小時
每天卻都要傳一篇稿子給鳳凰電視台...讓他們發表
這樣的狀況下...每一篇文章卻能維持一定的水準..其中引據了大量相關資料
再再證明他是一個博學多聞的學者...令人崇拜
從小我就對歷史和古文明充滿興趣(聯考歷史考高分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喜歡看一些歷史故事或漫畫...又很喜歡到各風景名勝地走走
我想這是我喜歡他的書主要的原因
但看完他的書後...總覺得自己看的還不夠深入
看來事前還是得做一大堆準備工作...才能有更深一層的體會
還好我還年輕...有一堆機會去嘗試
之後他又出了一本"行者無疆"...創作方式和之前類似
但這次的地點是歐洲....看完後也多少影響了我想去歐洲旅行的動機
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是....他常會到許多名人(大文豪思想家或藝術家)的地方
介紹他們的一些事蹟和對他們的分析還有看法
我想他的資料來源很有可能都是當地原文的資料(英文還是非常重要的)
佩服一個文人能走的這麼遠...能夠藉由他的眼光來觀察
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
以下是我這次聽完這次演講的一些心得:
人一生忙忙碌碌...可曾想過一種更有意義的人生
當你已經厭煩有如機械式的生活作息...想要開闊自己的視野
余先生所推薦最好的方法就是-旅行與閱讀
能夠擴大自己的生命空間....不再侷限在狹隘的想法內
旅行的意義有三種
1.擺脫虛假
旅行時....常常每天主要的難題...都是人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
就是吃喝拉撒睡....以登山為例...到了山屋後..就忙著煮茶水和食物
沒有什麼特別值得忙碌的事...跟大家打屁聊天就很開心了
還記得畢業前去登南湖大山....當我煮一杯咖啡...坐在山屋外曬太陽
沒有任何需要煩心的事....光這樣看著風景就覺得自己實在太幸福了
(可能也是因為...YA...終於不用再趕路...可以休息了)
自己遇到大多數登山的人都覺得他們人很好很親切
我想也是因為一切虛情假意到山上都失去了意義
這應該也是我喜歡登山的原因吧!
人常常會陷入一種"偽座標"-當初很在意的事...過兩三年..還重要嗎?
不要為沒價值的事奮鬥....重要是自己的心態!
2.體驗生命
到達任何壯觀或是雄偉的景色前....我們常會覺得自己本身的渺小
其實我們可以一直訊問自己生命的價值...我們從哪裡來?又為何存在?
3.不斷關愛
常說人要有慈悲之心...但對人的關愛程度...實地到達才是高度的關愛
就像這次南亞賑災...如果你能到當地做義工...其意義比看電視捐錢大的多
德雷莎修女當初也是走出她富裕的環境...到最貧窮的地方幫窮人服務
也曾讀過一位戰地女記者...不畏艱難...深入的探訪
我想哪天有機會的話...我也想到艱難的環境...去提供一些微薄的幫助
想要讓旅行更有深度...余先生提供了以下三種方法
1.在被動旅行中尋找主動
當飛機誤點時...你想到的是去激烈抗爭...還是靜下心來做自己想做的事?
這根本不是你能解決的問題(而且你爭到了又如何...難道要飛機冒著危險起飛)
與其抱怨發牢騷...不如調整心態...會有更多新奇發現的
這也是我討厭跟一些愛抱怨的人出遊....我寧願把不好的情緒先悶著
積極尋找好的一面!
2.在集體旅行中尋找孤獨
跟一群人出遊...其實還是可以尋找自己的空間
一個人靜下心來想一想...我想這不是孤僻...而是一個很好思考的機會
3.在休閒旅遊尋找題目
旅行時...如果能有一個主題...常常會讓你玩的更投入
尋找你感興趣的地方...也許是運動..藝術..或是當地文化
就能跟增添一些趣味
演講的另一個主題是閱讀...但因為時間有限所以著墨不多
他建議年輕人應該把握時間...選讀好書("台灣演講"這本書也有提過)
尤其是人類的經典....被無數人證明的好書
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而且歷久不衰...一定有其價值
但或許會覺得有點艱澀難懂...我想那是心境或程度的問題
挑自己看的下去的...多少會提高自己的程度...可以在回頭找那些曾放棄的書
現在出版品那麼多...其實更要小心
一本不好的書....它佔有你的不僅是時間而已...還包括它的影響力
其實不只是書....從事任何活動...其實都是這樣
你想有怎樣的人生品味....就要懂得如何去安排自己的時間
我還算蠻愛讀一些書籍的....環視我買過的書...一半大概是勵志的書籍吧
還有不少旅遊的書籍....我會把他的建議放在心上
也希望大家有推薦的書籍....可以通知我一聲!
就像立立所說的....余先生雖然很有學問...卻保持謙遜的態度
很喜歡這次的演講...多少對我有不少影響
現在很想買"借我一生"這本書
可惜最近時間不太夠...它又太大本...不適合帶去旅行!哈
PS上次到市政府親民廣場是聽爵士樂...這次是聽演講...都是免費
台北人還真幸福!
演講實況1 演講實況2
4 則留言:
終於知道 為何我們會是師徒了
因為 我們對過去仍的文化仍然十分著迷
也十分喜歡參加座談會還有看閒書
但你比我好一點 因為 我是 科技白痴
師傅
我不是因為想跟你學搞笑功力而拜師的嗎...哈哈^^
我是自從翻閱了你借給老頭的一本"讓高牆倒下吧"
開始喜歡李家同的...也才發現你也蠻愛看書的
沒想到師傅搞笑之餘不忘培養氣質...佩服佩服
以後有機會交換一些讀書心得吧
你旁邊有一個電腦高手待命就可以了啦
老頭罩得住!
DEAR 立立
從來沒想過...原來出去旅行可以走的那麼理直氣壯
雖然我很難成為一個文人或文學家
但我還是喜歡靠旅行和閱讀擴展我的世界
可惜許婷婷沒去...不然我想她也會喜歡這場演講的
總覺得你用"余老師"比我用"余先生"來的好的多...^^
當初在部隊裡收到你滿滿幾大張的回信
可說是很好的精神食糧...談談工作...親情...友情
看你的文章總會讓我覺得你的文筆還是比我好多了
總是喜歡聽你的想法和意見
要保持連絡歐!
PS我會記得去安太歲的...因為昨天又有一個好朋友跟我強調了!
我從以上的字裡行間發現了我對於他的興趣。雖然我很遺憾的未能參與講座,
但我個人有淺見與大家分享分享,陳文茜曾說「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我把它解
讀成:人生沒有白讀的書。因為我在閱讀歷程中也常讀過許多體質不佳的刊
物,但我把這些負面因素當作是我閱讀的成長營養,甚至可以把這些三流讀物
當成笑話題材或是勸戒他人的選擇,多看書有益無害,只不過事前的選擇讀物
是很重要的。李敖大師也曾有言「我平生看了6萬餘冊的書,其中不乏三流之
選,但通常它們是我幽默的題材!」以上淺見與大家共享之,若有衝突之處還
請見諒
張貼留言